全球微头条丨33岁的我领悟到的治愈内耗的9个方法
2023-01-23 00:50:01来源:十二朵女王的生活笔记

又一年春节,又一个大年初一,又一个生日,就在今天,我迈入了33岁的门槛。

时间真的是个贼了,若不坐下来细想,真的会忍不住用「白驹过隙」去概括这过去的一年。

站在这个崭新的开端面前,回望过去的一年,蓦然发现,今年的心境竟与往年大不同,没了往年那种“人间万事消磨尽,只有清香似旧时”的落寞,也没有了“为君持酒劝斜阳,且向花间留独照”的遗憾,反而多了一种“车如流水马如龙,花月正春风”的期待,以及“兴来每独往,胜事空自知”的平静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过去的一年,是很不容易的一年,在疫情中挣扎,又在感染了新冠之后缓且耐心地休养生息,也恰恰是在这种大起大落的波动中, 一次次见识生活、了解自我,慢慢地摸索到了一些治愈内耗的有效方法。

关于人际关系

1、社交不是生活的必需品,有能量互动、有情感流动的社交才是必需品。

上半年因为疫情在家全职工作了好几个月之后,我恍然发现曾经的很多社交其实就是一种负累。大多数社交场合下,人和人之间都是一种无效沟通,真正能传递能量和心流的,只能是三观和认知格局能相互兼容的人,前者是一种巨大的消耗,后者才是一种关系的滋养。

2、不强求他人,也要放过自己。

我对过去一年人际关系进行复盘和反思后,得出了一个结论:不强求。

人和人之间沟通成本高的原因有两个:第一,技术层面的,没有沟通清楚;第二,认知层面的,各说各话,不在一个轨道上,重点不一样。

显而易见,技术层面的沟通问题可以解决,认知层面的沟通问题无法解决。

因此,这一年最大的成长就是对「外界的认同感」祛魅了,别人怎么想我一点都不重要,我也不再要求自己和每个人都保持良好关系,甚至开始不关心别人的生活,也不希望自己被打扰。

一个人不能让自己变得不像自己,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,比努力扮演另一个人轻松多了。真正舒服的关系是和而不同,是同理心的碰撞,追求外界的认同和认可是自己给自己上一道枷锁,是一种束缚和困顿。

一个真正追求独立自由的人应该学会接受,不强求别人,也放过自己,从而找到真正自由舒适的状态。

3、自爱、沉稳而后爱人。

人际关系的本质是投射和认同,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。

所以,如果你很尊重自己很爱自己,也会教会别人这样对你。你自轻自贱,别人就会觉得你很好欺负。

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自尊自信,你不自觉也会给对方更多尊重。同理,如果这个人只会讨好你,你可能也会越来越看不上他。

关于生活

1、过有滋有味的生活,是需要体力的。

感染新冠之后,不仅身体健康遭受很大冲击,许多老病灶也被激发出来,从12月中旬到现在我一直在耐心用心地休养。

去年有好几件我很期待或者很想做成的事,都是因为身体问题不得不停摆或者放弃,有一段时间我绝望地认为我不得不受限于自己这副皮囊而无能为力。

后来看中医书,结合专业医生的药方调养了一段时间,我才领悟侯小强这句话的真正意义:“一个人的一生,至少应该成为两个部分的专家——你的职业和你的身体的专家。”

成为身体的专家,是我2023年的最核心的目标。因为我真切懂得了:这副皮囊不是限制,而是资源,所以不能随之任之,要切实管理起来,谋求真正的可持续发展。

2、消费降级,管理欲望、平衡能量。

尝试了一年消费降级之后,我发现,消费降级的本质是合理管理欲望和需求的结果,更加看重产品的实用和功能性,对奢侈品基本上已经脱敏,没有再买包,唯独买的一只包只是三宅一生的那款经典包,用来装我的mac非常实用。

日本作家向田邦子曾说:“我是靠一支铅笔慢慢赚钱,不可能买太贵的东西。”简直是对我过去一年消费观的精准描述:我可以买贵的,但是坚决不能买贵了。

过去一年,我买了很多国货,从护肤品、生活用品到家用电器等等,整体感觉国货的很多产品都做得很好,不过也需要认真筛选和挑选。

另外,消费降级让我认清一件事,消费观要及时升级和更新,能否保值或者能升值,也是我们中年人要核心考虑的一个消费目标。

3、保持热爱,定期去见喜欢的人、做开心的事。

生活的意义是需要我们自己赋予的,就如俄国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:“研究生活的人才能从生活中获得教益。”

生活不在别处,当下即是全部,活在当下不是一个形而上的口号,而是需要身体力行的生活策略。

我在过去一年里,领悟并学会的一件事就是,自己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。一个人内在稳定的有效路径就是学会自己哄自己开心,让自己保持热爱,定期去见喜欢的人、做开心的事。

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和好心情放在任何人手里,要让自己做幸福的主人。快乐和好心情都是可以靠自己筹谋的。

关于职场

1、磨刀不误砍柴工,要允许自己在职场里“躺平”一段时间。

今年有好几个朋友都选择了辞职休假,他们当中有的人已经工作了五六年,有的工作了七八年,但都感觉到精疲力尽,想要休息了。

就我的工作生涯来看,我基本上四五年就是一个阶段,就会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再重新出发。

于是我总结出一个规律:人生需要一个时间段,停下来休息一下,完成一次彻底的出局和放松,从而思考清楚下一步的方向,再继续前行。

职业规划本来就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。这么重要的事情,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。在重要的事情上,值得我们“浪费”时间。需要休息的时候,就躺平休息,更无需为此焦虑。

2、反求诸己,追求长期主义的职场规划。

过去一年,我接了一些职场付费咨询,我特别能理解大家在职场内卷和各种职场困顿中的挣扎,但是我想说的是,以枯寂、绝望、愤慨而“不假外求”是一回事,因为拥有一个自由、活泼、带有一定游戏精神的内在世界而“不假外求”是另一回事。

过去两年里我都在努力尝试“反求诸己”,2022年终于取得一些收获。

一个人只有认清自己的不足,承认自己有很多不在自己经验内的事情,才能有更多的能量和精力去吸收更新、更完善、更有力量的经验;一个真正认清自己的弱点和局限的人,才能看到一个广袤无际的未知世界。

因此,职场成长这件事,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,是一场旅程,需要坚持长期主义,我们可以调整节奏,可以优化路径,可以将一个或狂妄或自卑的自我打造成一个自省、不断学习并能从创伤中恢复的自我。

3、远离那些消耗束缚你的固定逻辑或者工作。

《终身成长》一书里写:“进入一种思维模式,就如同进入一个新世界。在其中一个个人能力固定的世界里,成功需要你证明自己的聪明和天赋,证明你自己的价值;而在另一个能力可以改变的世界里,则需要你不断提高自己,不断去学习新知识,不断发展自己的潜能。”

要保持对自己职场状态的觉察,如果经常觉得自己陷入一种无意义的徒劳工作状态中,对工作没有任何热情,职场中的人都很难取悦,那就要复盘一下当下工作模式对你思维模式的塑造,是否就是需要不断自证,这就很小心。

因为好的思维模式,一定是让你有热情去提高自己,发挥自己真正的优势。

最后,祝愿大家新年快乐!愿每一个小伙伴在新一年里都健康平安,心想事成,越来越好!

标签: 一段时间 人际关系 反求诸己

下一篇:
上一篇:

相关新闻

保险时讯